2010年3月30日

壯遊-小黑單車橫越美國

"菜"英文相伴 單車橫越美國 <2010/3/30聯合報╱張念慈>
卅歲的吳佳穎曾是被父母放棄的偏差少年,因體育專長保送大學,目前從事青少年關懷輔導的他,計畫用七十天,騎單車橫越美國,「我想透過這項活動,讓我輔導的青少年知道:我做得到,你們也做得到!」

吳佳穎現為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台南基地主任,他透過攀岩、溯溪、單車、登百岳等戶外活動,讓保護管束、中輟、行為偏差的孩子找回自信。五年來,他輔導了近五百名學生。

「過去我也跟這群孩子一樣!」吳佳穎說,他從小不愛念書,常打架鬧事、飆車,父親氣他不學好,鄰居也笑他家出了個「歹子」。他高中唸汽修科,卻因在全國保齡球大賽中奪得青少年組冠軍,獲保送到林口體育學院。

「我大學時,連廿六個英文字母都不會」,大學畢業,他進入非營利組織,服務和他有相同遭遇的偏差少年。

「只要你真心想做一件事,全天下都會來幫助你!」吳佳穎從未隻身出過國,旅費只有十萬元,但貴人不斷,連美簽面試官都讓他順利取得簽證。

吳佳穎計畫從美國東岸的波士頓出發,經印地安納,翻過阿帕拉契山,一路騎到西岸的舊金山。他定四月五日出發,騎單車橫跨美國,七十天內騎完七千公里。
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
十六世紀末,英國貴族子弟流行在學業結束後,渡過英吉利海峽到巴黎、羅馬、威尼斯、佛羅倫斯等歐陸城市進行探索文化根源,此類活動即稱為"Grand Tour"(壯遊)。
到了十九世紀,壯遊已變為歐洲菁英的成年禮,針對這段時光,出現了一個專有名詞"The Gap Year"(空檔年),至今仍是歐洲教育中重要的一環。英國教育暨訓練部的一份報告認為:「The Gap Year可增加外語能力,提升競爭力,包括獨立精神、人際關 係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、自我約束力、溝通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許多人因此找到人生的方向,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動能。

研究所時,在休閒相關資料 中常常看到歐洲的壯遊,也在想自己應該也來給自己一年,來做一點這樣的事情!
本來想去澳洲或紐西蘭打工渡假一年,後來去年中離開基金會時,帶著懿緯美國十州趴趴走之旅後,選擇一年的時間來學習服事、了解神學&重新探索基督教信仰!
在一年的時間即將結束時,看到小黑的壯遊令人鼓舞,也很有感觸....

沒有留言: